書名:求生 作者:夏洛蒂.羅根(Charlotte Rogan)著 ; 林力敏譯 出版社:高寶國際公司, 2013[民102] 心得: 這是一本討論道德人性與正義的書,就像《正義--一場思辯之旅》一樣,討論了人在危急中所下的決定,而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死時,是否有罪。故事發生的時間點,在鐵達尼號船難的後兩年,一個窮人家的女子千方百計嫁給了多金的英俊男子,但他們結婚沒有一個月,就在回到紐約的輪船上遇難了,他們搭的輪船因為不明原因爆炸而下沉,她丈夫幫她搶到了一個救生艇的位置,但他自己卻沒搭上。就在救生艇飄了二十一天之後,才被冰島的一艘漁船發現、救起,輾轉回到家裡的主角,竟被捲入了官司:「
更新日期:2015/05/05 20:54:08
書名:尋找絲凱 作者:喬絲.史德林(Joss Stirling)著 ; 林小綠譯 出版社:商周出版, 2013[民102] 心得: 這是一本奇幻小說,主角是一對少男少女,少女年幼時父母雙亡,又因為超能力被養父母嫌棄,而被丟在路上,她開始知道不該讓人知道她的特別之處,她花了好常的時間才從被拋棄的陰影中走出來,努力的當著普通人。第二對的養父母收養了她,把她從英國帶到了美國,在新學校的樂團中認識了男主角,男主角生在全是能力者的家庭裡,加上排行第七,她的能力特別強,所以性格桀遜不拘,一開始給了女主角不好的印象,但後來他們發現他們竟然能聽到彼此的心聲,可以以心電感應跟對方說話,男主角強硬要
更新日期:2015/05/05 19:58:37
書名:肢解記憶 作者:愛麗絲.拉普蘭(Alice LaPlante)著 ; 謝佳真譯 出版社:臉譜出版, 2013[民102]2月 心得: 這是一本典型的現代文學小說,以現代常見的疾病--失智症為主題,而失智症在本書發生的對象是一年老的外科女醫生,她只有一位朋友,就是隔壁鄰居的老婦人,她跟看護住在一起,兒女都以各自出外打拼。自她罹患失智症後,她就將每天發生的事,每天還記得的事,都寫在日記本上,只要有什麼忘了就拿起來翻閱。在一次與朋友的爭吵後的隔天,隔壁老婦人被發現死在自己的家中,四根手指還被外科手術俐落的切除,她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原來事情牽扯到主角死去的丈夫,她丈夫偷了一
更新日期:2015/05/05 19:12:45
書名:大亨小傳 作者:費茲傑羅 譯者:汪芃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年:2012年 心得: 故事主角「尼克」,抱著夢想來到紐約。家裡隔壁住著一個富豪,夜夜開趴邀請附近的上流人士來參加。但大家對於這個富豪「蓋茲比」,了解的其實不多,對於他的背景、身分、擔任的工作都眾說紛紜。 原本尼克和蓋茲比一點關係也沒有,直到蓋茲比請人送邀請函到尼克家,也牽起了他們兩間的線。到後來他們兩個有點交情後,蓋茲比終於說出接近尼克的目的。原來蓋茲比以前大戰時,曾和尼克朋友的妻子有過一段戀情,那時候兩人都沒有感情的羈絆,兩人有真的互相相愛,但為了許多原因所以分開了。 蓋茲比回來就是為了再見這女孩一面,但
更新日期:2015/05/05 10:55:24
書名:戰爭與和平:鐵與血的啟示-拿破崙戰爭實錄 作者:托爾斯泰 譯者:豐哲生 出版社:典藏閣 出版年:2013 心得: 很喜歡書後面的一段字,如果戰爭能夠以其他方式測量,是不是就會簡單多了?歷史帶給我們的傷痛,我想真的經歷過的人會更有感覺。我們看以前的紀錄,提醒著大家別又再犯同一樣錯了。但一旦人在安逸的環境下,很多事情都會漸漸淡忘。直到下一次戰爭開打,每個家庭都揪著心送兒子上戰場,不知道這次的再見是永別或是幾年後。 如果戰爭能像分子一樣可測量,那大家會不會因為分子太小拒絕打呢?現在的戰爭已和以前拿著槍、炮對打不一樣了。現在的戰爭不用多,或許一個核武就夠慘重。以前的戰爭也不像現
更新日期:2015/05/05 10:55:10
書名:發現者 : 比利之子 作者:派翠西亞.妮爾.華倫(Patricia Nell Warren)著 ; Joanne Chen譯 出版社:知音人文化事業公司, 2013[民102] 心得: 這是一本青少年勵志小說,寫的是現代人越來越關注的議題,青少年中的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日漸增加,有許多孩子來自問題家庭,也有的來自普通家庭,當許多青少年在戀愛對象傾向為同性時,常常不為親人接受,甚至在學校也會受到霸凌,這些不被人認可的年輕人們聚集在各個不良場所,或是收容所裡,但這樣一來人們對他們的印象是沒有翻轉的一天。 故事的主角是個父不詳的少年,他為了尋找爸爸,而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們,他
更新日期:2015/05/05 07:17:44
書名:如此燦爛, 這個城市 作者:傑伊.麥金納尼(Jay, McInerney)著 ; 梁永安譯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公司, 2013.02 心得: 這本書描寫著一九八零年代的紐約,寫的是紐約夜晚的頹敗,同志性交、毒品濫用、夜店風流、酗酒等等。書名的反諷再讀完書之構更顯別有興味,但特別的是書中的主角看似為「人生勝利組」,有個好工作,娶了一個模特兒老婆,私生活十分的精彩,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想要的不是當一個編輯,而是一個文學作家,他的老婆也外遇,而外遇對象是個愛招男妓的男同志,他自己嗑藥,而為了堵住親戚好友的嘴,廣發毒品。 作者用罕見的第二人稱敘事方式寫下故事,一方面指責主
更新日期:2015/05/04 22:15:21
書名:臨時空缺 作者:J.K.羅琳(J. K. Rowling)著 ; 林靜華, 趙丕慧譯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公司, 2013[民102]1月 心得: 這是一本刻劃人性至深的小說, J.K.羅琳完全發揮了他描寫的功力,鉅細靡遺的訴說了角色們的心裡活動,虛偽的、幸災樂禍的、嗤之以鼻的、冷靜無感的……等等,甚至以戲劇化的方式表現出來。故事描述一位年僅四十歲的議會議員突然因為腦動脈瘤破裂,腦溢血而暴斃在停車場,而臨時空出來的議員位子引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能夠獲選遞補進議會的人看到的是個大好機會、議員曾經指導的學生與學校看到的是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教練了、書中以三條故事線進行,一是死去丈
更新日期:2015/05/04 21:49:27
書名:雙城記 作者:Charles Dickens 出版社:立村文化 出版年:2011/02/11 這是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一句驚世名言,這句話也是我在未讀過這本書時聽過的唯一一句話,而主要「雙」這個字反映了英國還有法國的處境和人民的看法,對玉當時政權不穩革命四起的法國然來說英國簡直是他們心中的烏托邦,但是其實看完之後才會開始反思英國真的是充滿自由與祥和的社會嗎?而血腥革命的法國真的是一個殘暴毫無理性的社會嗎?法國百姓們滿腦子都是復仇和推翻貴族的想法,而貴族的殘暴以及自私真的讓人覺得毫無憐憫心可言,但是我認為本書最主要的核心價值是處在
更新日期:2015/05/04 20:44:33
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雷鼓、民81 看起來就像是傲慢先生與偏見女士在互相較勁,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傲慢和偏見的共同體,有時候我們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許多事情我們都只看到表面,因此做出錯誤的判斷,但是通常只要我們在經過思考與相處後,能夠看到更深層的事物,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與判斷,甚至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一片天。有時候我們常常自以為抓住了什麼、守住自己的信念,但是太過堅持的下場,往往也有可能錯過或犧牲掉某些事物。如果我們都能過稍微縮開握緊的拳頭,張開雙手、放開心胸,那我們也就更能去包容與接納,爭吵與冷漠也就會相對地減少,多了一些溫暖與關懷,使我們的周遭充滿喜樂與和氣。我們都很幸
更新日期:2015/05/04 20:27:13
書名/作者:人為什麼而活 / 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著 ; 許海燕譯 出版項:台北市 : 志文出版社, 2011 人為甚麼而活是哲學家托爾斯泰的著名短篇小說,這一個關於窮困皮匠好不容易存了一年的積蓄並打算加上收回的欠款出門要去換一件嶄新的皮襖,很不幸的是皮匠並沒有成功地收回欠款,但途中遇到一個袃街邊挨凍挨餓的年輕人,昀本怕惹上麻煩的她卻又因心軟接了年輕人回家照顧,接下來就在皮匠家住了下來,年輕人從沒提過他的身世,只說他被上帝懲罰了。直到最後年輕人才向皮匠說出他其實被上帝派來人間取人靈魂的天使,因為沒達成任務而被上帝派回人間明白三個真理:人的心裡有甚麼?人
更新日期:2015/05/04 17:52:56
書名/作者:她的一生 /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著 ; 蔡雅琪譯 出版項:新北市 : 立村文化公司, 2013[民102]6月 她的一生是莫泊桑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在參加讀書會時就曾經討論過這篇作品!讀到這篇作品時我正值青春的18歲,對愛情抱有無限美好的憧憬。當女主角嘉娜與朱利安陷入熱戀並帶著眾人祝福步入禮堂後,才赫然發現其實在婚姻裡的愛情早已不是他們當初擁有的純潔愛情,對丈夫的失望讓她爸注意力都灌注在寶貝兒子身上。但由於過度寵溺的原因,兒子長大後成為了一事無成的人。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故事,確實反映了我年紀輕輕對愛情或婚姻諸如此類之事好奇與迷惑,或許這個故事並
更新日期:2015/05/04 17:47:03
書名/作者:戰爭與和平 : 鐵與血的啟示 - 拿破崙戰爭實錄 / 列夫.托爾斯泰原著 ; 酆哲生編譯 出版項:[新北市] : 典藏閣, 2013[民102] 這是一代文豪托爾斯泰的長篇寫實小說,背景就如書名所見是在拿破崙侵俄的戰爭,敘述著當時的上流社會的顛沛流離與盛衰興敗,作者高超的敘述技巧從各個面向切入剖析俄羅斯民族的點點滴滴,讀著們更能從此處看見托爾斯泰的理想與觀點。更在書末有著托爾斯泰的哲學思想一覽,更助於像我這種還尚未非常了解他的思想透徹的初學著快速的捷徑。我想看過這本書的人一定覺得非常值得,因為雖然我們身為現代人都沒有辦法體驗當時的混亂,但在看這本書的同時就像親身經歷過一樣,我認
更新日期:2015/05/04 17:39:11
書名/作者:哈德良回憶錄 / 瑪格麗特.尤瑟娜(Marguerite Yourcenar)著 ; 陳太乙譯 出版項:新北市 : 衛城出版 : 遠足文化發行, 2014.07 根據歷史所記載,哈德良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對他很熟悉,但不可否認的是,看完這本書的確讓我長了許多關於西方歷史的不少知識。最讓我訝異的是,原來在歷史中,偉大的秦始皇不是唯一一個築過長城的君王,哈德良也曾經做過同樣的事。而更特別的是,他跟亞歷山大一樣,長時間居無定所流浪在列國,足跡甚至片佈中東、北非。其中更有趣的是它有著與希臘美少年安提諾烏斯的斷袖之癖之說。雖然他是羅馬的漂泊皇帝,但總歸他還是魂歸希臘的。
更新日期:2015/05/04 17:36:30
書名/作者:小王子歸來 / 亞歷山大.吉耶摩.羅耶梅斯(Alejandro Guillermo Roemmers)著 ; 呂玉嬋譯 出版項:臺北市 : 皇冠文化出版公司, 2013[民102] 小王子歸來是法國非常有名的系列插畫書,這是為了紀念小王子誕生七十周年的最新作品。相信在世界各地有著許多小王子的忠實粉絲,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想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不是曲折扭曲的情節,也不是如何可愛動人的圖畫(當然書中的圖畫固然是能打動許多人的),而是書中散發出那股能平靜人心的能量。我們存在的世界,在神話中據說已被潘朵拉盒子中釋放出來的邪惡汙染,社會充斥著不安,許多人為求生存互相傷害,小王子也是人,長大後
更新日期:2015/05/04 17:21:47
書名/作者:雙城記 / 狄更斯作 ; 文怡虹譯 出版項:新北市 : 立村文化公司, 2011[民100]3月 雙城記是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而狄更斯是英國十九世紀時最傑出的作家,此書是作者針對法國大革命進而發想而寫出的作品,有借古諷今之用。狄更斯擅長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做描寫,此書不只是要警醒英國政府的階級統治,也是要警告那些滿心憤恨的暴動人民,此書從三種階級的人物出發,一是處處壓迫人的封建貴族,是作者痛加斥責的對象,二是形象早已被混亂社會扭曲的革命群眾,也就是社會的底層人物,三是被作者創造出來的理想型人物,他們的功用在於解決社會矛盾,為一個精神象徵。g故事的內容相當精采並富有啟發性,很難相信
更新日期:2015/05/04 17:15:55
書名:在這裡等妳 作者:西西莉雅.艾亨(Cecelia Ahern)著 ; 方淑惠譯 出版社:春光出版, 2013[民102] 心得: 這是一本奇幻小說,但他的奇幻非關於魔法、鬼怪,而是關於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那就是失蹤、不見,從小到大一定會有很多東西不見,主角的襪子、繡著名字的泰迪熊、照片等等,那這些東西,甚至是人們到底去哪了呢?作者以這個為發想,或許是為了安慰身邊親友有人失蹤的人,也許是想找個合理的解釋,而寫了這本書,主角的朋友,在他都只有十歲的時候失蹤了,這讓他想找出所有不見的東西,當上警官的他卻沒有被分發到尋人的部門,所以他辭去工作,開了工作室專門尋人,就在一次和委託
更新日期:2015/05/04 15:26:39
書名:一個都不留 作者:阿嘉莎. 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著 ; 王麗麗, 劉萬勇譯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2003[民92] 心得: 這是一本推理小說,故事寫的是十個不同身分背景的人,因為不一樣的原因被約到一個被稱之為「戰士島」的島嶼上,這群人之中有醫生、法官、應徵秘書工作的年輕女子、被雇傭而來的退休士官、一對夫婦,一些全是沒有共通點的人。當他們聚集到島上時,暴風雨來臨,將島上封閉成密室,這時事件就開始了。島上的人們在一頓晚餐後,竟聽到了不是在場人士所發出的奇怪聲音,他一控訴著每個人的罪狀,接著人們竟按照古老的童謠一一死去。有的人似乎在一開始就發現了什麼
更新日期:2015/05/04 14:28:12
書名:娜娜 作者:左拉 出版社:立村文化 出版年:2013/04/08 左拉運用自然主義的寫作手法貫穿了娜娜這整本書,覺得妓女議題不管在古代或現在,都是一條難以跨越模棱兩可的線,先不討論賣身的對錯問題,我認為娜娜本身利用自身的優勢要進成為上流男士追尋的對象,這件事本質沒有錯,因為人本來就要利用自己天生的優勢,但是不是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段,而娜娜的優勢其實卡在灰色地帶,因為她販售的是自己的身體,雖然現在在許多國家賣淫似乎不是一種罪,是合法的工作,但是在以前這依然不是很光明磊落的工作,還是會遭受歧視,有一部分我認為娜娜會周旋在這麼多男人之中,也是因為她特殊的身份,加上她非常會運用手腕
更新日期:2015/05/04 13:36:44
為愛編織、安.互德(Ann Hood)著 ; 林婉華譯、聯合文學出版社公司 我是陰錯陽差之下才閱讀這本書的,原先我心目中的書單沒有它,但也因為這樣,讓我讀到這本悲傷的小說。 人生中需要面對的課題有很多,但最讓人難以接受也是最重要的即是「死亡」,故事中的女主角瑪利在唯一的女兒死去後,找不到抒發的窗口,原本生活失去重心,但在接觸到編織時,漸漸地,從同好會朋友口中得知一個個相似的經歷,因此激勵了瑪利重拾信心與勇氣繼續生活下去。 這本書帶有非常沉重的情緒,但隱約之中又可以讓人感覺到療癒的效果,在編織的過程中,毛線間的複雜交會如同人生般,所有的一切都糾纏在一塊,有時卻又可以依靠平心靜氣的編與織,來
更新日期:2015/05/04 01:06:02